卡思资讯

新鲜资讯赛道再出发

关于我们——资讯

浅谈组织效能岗位设计

2024-06-14

一、什么是组织效能

“组织效能”是近年来的高频热门核心词汇之一,相信大家对于“组织效能”和“组织能力”这两个概念还没有特别的清晰和理解。组织效能对应的是个人效能,组织能力对应的是个人能力。组织效能不仅包括组织能力,还包括组织效率、组织质量、组织效益。

市面上对于组织效能的经典定义有两种:

定义一:通过某一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能导致高效率的运作与管理,从而提高组织的效能。但对于组织效能的定义,一般组织理论学家都同意,组织效能并不是一个概念,而是一种架构(construct)。

定义二:“效能”这个词的原意是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效用能量,主要从能力、效率、质量、效益这四个方面体现出来。组织效能:是指企业或组织实现目标的程度。主要体现在能力、效率、质量和效益四个方面。

能力:组织运作的基础和发展潜力,包括土地、资本、资源、工具、技术、人才和组织能力等;

效率:任何一个组织的天然要求需要不断提升效率;

质量:组织所提供的产品(服务)的品质或功能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,真正体现组织存在的价值;

效益:指增加值或附加价值,是组织运行的产出,也是组织存在的基础,包括利润、员工报酬、税收、利息和折旧等。

二、提高组织效能的要点

(一)一种观点认为:美国组织理论学家理查德·L·达夫特(Daft,2003)总结了过去十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,再加上一些成功大企业的经验,提出提高组织效能的要点可分为四方面:

Ø  战略取向:成功的企业大体有以下三个特征:接近顾客、快速反应、焦点清晰;

Ø  高层管理:卓越组织往往具备以下的条件:愿景领导、行动偏好、适度理性;

Ø  组织设计:卓越的组织通常拥有以下的特点:精简结构和人员、创新性的放权求变、松紧适度

Ø  组织文化。

(二)另外一种观点认为:组织效能提升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维度

组织效能提升的四个维度

u  第一个维度——战略绩效管理

获得高管支持: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公司的战略落地和执行,最重要的使用者也是高管,战略性绩效的前提也是澄清战略,制定清晰的方向和相应的规划,在一开始搭建绩效管理体系的时候,就需要高管的充分认可支持和积极参与。

战略和绩效挂钩:使管理层达成共识,战略从源头上与绩效挂钩,明确责任分配,从战略要素中推导出衡量指标、目标值和行动方案,利用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清晰描述绩效与战略的关系。

组织协同:围绕目标进行纵向和横向协同,从公司绩效到部门绩效再到个人绩效,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举措。

绩效管理体系化:让高管支持、战略和绩效挂钩、组织协同形成闭环,配套其他薪酬激励政策。

关键点:

1)      采用研讨会的形式;

2)      推荐高管书籍或参加论坛;

3)      邀请外部专家到内部进行宣讲;

4)      一把手高管担任项目负责人;

5)      平衡计分卡、战略地图

6)      让绩效成为每个人的事情

7)      项目紧迫性

注意事项:战略发生变化是什么?发起人是谁?变革的紧迫性如何?组织结构有利有弊,不管是直线制、职能制、矩阵制、事业部,没有绝对最好的只有合适业务发展阶段的组织方案。人事安排布局如何?内部决策、沟通机制是怎样的?责权利体系是否建立?

u  第二个维度——提升人效

提升人效:提高人员能力,关键就是3-4-5原则,3个人干5个人的活拿4个人的钱。

但是也要注意些细节:一把手的重视;始终把人放在业绩数字和任务目标前面;澄清战略要点和核心举措(高管关注的目标、人才战略);明确人才要求(人才标准和要求,关键角色和干部,数量、质量、层级结构);关键岗位的关注和重视;业务领导者选用育留能力以及领导力的持续提升;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,否则劣币驱逐良币;员工能力的识别(绩优绩差);员工价值衡量;薪酬激励体系的保证。

u  第三个维度——优化组织结构

优化组织结构关键点:

u  一把手的重视;

u  始终把人放在业绩数字和任务目标前面;

u  澄清战略要点和核心举措(高管关注的目标、人才战略)

u  明确人才要求(人才标准和要求,关键角色和干部,数量、质量、层级结构)

u  关键岗位的关注和重视;

u  业务领导者选用育留能力以及领导力的持续提升;

u  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,否则劣币驱逐良币;

u  员工能力的识别(绩优绩差)

u  员工价值衡量;

u  薪酬激励体系的保证。

要注意战略发生变化是什么?发起人是谁?变革的紧迫性如何?组织结构有利有弊,不管是直线制、职能制、矩阵制、事业部,没有绝对最好的只有合适业务发展阶段的组织方案。人事安排布局如何?内部决策、沟通机制是怎样的?责权利体系是否建立?

u  第四个维度——流程优化

流程优化:工作流程优化是企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,主要是剔除不必要的检查活动和审核环节,提高效率,流程从杂乱变动清晰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:

l   自动化代替人工

l   企业数字化创新管理

l   外包非核心业务

l   工作再分配

l   流程改造

l   新程序设计

关键点:深入理解各类价值活动的特定和规律;以战略为导向,从全局角度关注和出发;关键任务和关键举措融入流程;一把手、高管的支持;重要的事情说三遍;抓住关键控制点,形成闭环;流程优化的颗粒度,即粗细程度,取决于外部市场和竞争的要求,内部来看是核心技术能力开发的要求(也包括组织结构、领导风格)。

评价组织效能的标准

组织效能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且难以定义。

人们最常用的评价组织效能的标准是美国管理学家约翰·P·坎贝尔(Campbell,1977)尝试列出30个常被人用以衡量企业表现的标准,包括:总体效能、生产率、效率、利润、质量、事故发生率、增长性、旷工率、员工流失率、工作满足感、动机、士气、控制、冲突与团结、弹性与适应力、计划与目标设定、目标的一致性、组织目标的内化、角色与规范融合、人际关系技巧、任务管理技能、信息管理与沟通、准备状态、利用环境的能力、外部实体的评价、稳定性、人力资源价值、参与及影响力分享、培训和发展的重视、崇尚成就。

还有一种观点认为,良好的组织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,包括:以人为本、目标明确、统一指挥、合理分工、协作明确、信息畅通、组织氛围良好等。

参照以上这些标准分析组织效能,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
从分析组织任务的分解程度入手:对组织任务的分解过程和分解结果进行逻辑分析,判断组织任务分解的合理性。

从分析岗位职责、权限的对等性入手:在企业组织的等级链中,每一个环节都要权责对等。如果存在权责不清或不对等,等级链就缺乏牢固性,执行力就会降低,整个组织就会松散、低效。

从分析集权、分权的有效性入手:对企业集权与分权的有效性进行分析。在分析时,可综合考虑组织规模、决策重要性、组织文化、下级人员数量和素质、技术控制程度、环境影响等因素。分析组织效能要考虑的不是集权好还是分权好,而是如何合理确定集权与分权的程度,以及哪些事项应集权、哪些应分权。

从分析组织结构的战略匹配性入手:确定现有组织结构能否适应未来战略方向。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多样,此项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适应未来战略方向的最佳组织形式。

从分析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入手:分析企业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合理性时,要综合考虑企业规模、生产特点、经营性质、授权程度、组织协调程度、管理能力、下属成熟度、工作标准化程度、工作条件、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,从而发现新增或合并管理职能的可能性。

从分析人岗匹配度入手:根据组织任务分解、职位标准和职务手册等,对企业现职管理者承担现职工作的能力和职业前景进行分析和判断,以确定现职管理者的胜任程度和职位标准是否匹配。

1714119741304.jpg

图片.png